top of page
搜尋

花精小故事: 什麼是花精?何謂花精療法

  • 作家相片: LILIAN
    LILIAN
  • 2024年3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3月15日

巴哈花精(Flower Remedies)是 20世紀英國一位偉大的醫師愛德華‧巴哈( Dr.Edward Bach 1886-1936)所發現的一套幫助自我療癒的系統,能緩和悲傷、擔憂與不安的情緒。

愛德華巴哈是一位內外科醫師、細菌專家、同類療法(Homoeopathy)學者,他發現醫藥有

其副作用,而同類療法之取得大多是毒性強之植物、礦物,需經稀釋、振盪至毒性微小,且

過程繁複。他認為新的醫藥必須取自大自然的植物,對人體無害且無致癮性,於是他致力於

花精的研究。他發現人的生理問題大多根源於情緒失調或負面心態。當心靈恢復平靜與和

諧,身體自然恢復健康。花精為孤獨者帶來希望,為疲累者帶來力量,為煩憂者帶來安慰。

巴哈醫師觀察植物的構造、大小、顏色、形狀、生長環境、生長方式、生命週期,對應人的

外形、性格、行為、生活方式,描述每種植物花精所代表的負面心理狀態。植物花朵則表現

出正面的心理狀態,花朵自然的波動能量使我們感到愉悅,並藉此恢復健康。

花精不是醫藥,也不是治癒身體疾病的藥品。巴哈醫師採擷大自然無污染,完全無毒無害的

野生花卉,把鮮花漂浮在盛滿礦泉水的玻璃缽中。再將其放置於陽光下,讓花朵流動的生命

力釋放到水中。泉水、鮮花與陽光融合在一起,產生花精,它包含了每株植物特有的治癒能

量。

1931年,巴哈醫生發表「自我治療」( Heal Thyself)開啟預防保健新紀元 他的研究指出,

人的身心靈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,花精的功用是協助個人認識自己,修正自我人格缺失,我們要關懷的是「人」,也就是一個人的內在-他的負面情緒、性格偏差及內心想法,如憂鬱、焦

慮、擔憂、驚慌、恐懼、害怕、猜疑、憤怒、沮喪、絕望、壓力緊張、憎恨、猜忌、嫉妒、

罪惡感、自大、沒耐心、急性子、猶豫不決、固執、獨斷獨行、驕傲、冷漠、折磨他人等。

巴哈花精的單純,它以微妙的波動能量幫助改善我們的情緒,抒解內心所有的慌亂、煩惱、憂

慮、恐懼、不安與寂寞,使身心維持平靜和諧。

巴哈醫生說:「你不需要科學背景,也不需要專業知識,只要知道一些簡單方法,就能受益於這份天賜的恩惠。」

花精是上天送給人類最棒的禮物!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0926684928

©2020 by Lilian海洋魔法工作坊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